凉山彝族自治州
四川省 > 凉山州 >
  • 西昌市
  • 会理市
  • 宁南县
  • 普格县
  • 布拖县
  • 昭觉县
  • 金阳县
  • 雷波县
  • 美姑县
  • 甘洛县
  • 越西县
  • 喜德县
  • 冕宁县
  • 盐源县
  • 木里县
  • 会东县
  • 德昌县
您的选择是:四川省 > 凉山州 >

凉山州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促进泸沽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泸沽湖旅游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近日,凉山州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促进泸沽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

《决定》提出了“世界的泸沽湖”总体定位,围绕“世界旅游目的地、文化景观遗产地、摩梭家园共富地”三大目标,构建“一镇两心、两带六区”文旅发展格局,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水准,将泸沽湖打造成集度假休闲、山水游憩、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生态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

坚持“质量”与“效率”有机结合

加快完成《决定》制定

为确保《决定》的制定既高质量又高效率,凉山州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决策部署,及时组建工作专班,强化与州人民政府、盐源县、木里县等各方的对接协作,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在制定过程中,凉山州人大常委会严格按照《凉山州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等相关要求,认真完成了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召开听证会、开展专家论证、公平竞争审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及州人大相关专委会审查等一系列程序。每个环节不减、每个步骤到位,确保程序严谨规范。

凉山州人大常委会还积极主动向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汇报对接,并在《决定》的名称规范、内容布局、立意站位等方面得到了有力的指导和帮助。

最终,通过采取“清单制”管理办法,兼顾质量与效率,仅用4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决定》的制定工作。《决定》全文共11条,内容精炼、含金量十足,真正做到了“管用几条就制定几条”。

坚持“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真情回应群众期待

《决定》围绕“世界级的摩梭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泸沽湖自然风光”相结合的独特魅力,积极回应群众通过特色民族节庆活动、提高泸沽湖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迫切期待,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方面,《决定》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秉持“非遗+旅游”的文旅融合发展理念,将“转山转海节”列入地方性法定节日,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盐源、木里两县放假一天,实施法定保护,将进一步提升节日知名度和影响力,丰富文化旅游业态,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在深入挖掘泸沽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内涵中,《决定》明确制定推动“文化+旅游”“非遗+旅游”相关规定,倾力打造大香格里拉摩梭风情体验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地。泸沽湖景区依托6个国家级传统村落、45项摩梭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做好传统村落“活化利用”,构筑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泸沽湖品牌”。加快推进泸沽湖摩梭家园文旅综合体二期项目、摩梭博物馆数字化提升改造项目、达祖乡村振兴和文旅提升项目等文旅项目尽快落地见效。针对泸沽湖的开发,将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保护+治理+开发”模式,着力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统筹推进泸沽湖景区环境治理提升保护、湖滨带生态修复治理、入湖河流整治、大草海生态修复、大草海片区和情人牧场栈道建设等项目建设,全面守护好这片熠熠生辉的旅游珍宝。

坚持“当前”与“长远”统筹结合

护航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决定》明确“世界的泸沽湖”总体定位,锚定“世界旅游目的地、文化景观遗产地、摩梭家园共富地”三大目标,着力将泸沽湖打造成集度假休闲、山水游憩、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生态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统筹编制发展规划,重点加快《四川泸沽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及《四川泸沽湖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四川泸沽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

持续完善泸沽湖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综合承载能力。重点推动泸沽湖7条内外交通建设项目快速落地,着力构建“快进慢游、快进畅游”的旅游交通网络;有力推进投资1.99亿元泸沽湖摩梭家园文旅综合体项目建设,提升景区度假住宿设施提档升级。(岳云 记者 江滢)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备案序号:蜀ICP备1300128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32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