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凉山 多彩非遗——细数那些让人惊艳的凉山非遗

发布时间: 2024- 03- 28 15: 27浏览次数:

W020240328345918970503.jpg

越西县呷古村彝绣非遗工坊内,彝族妇女正围坐在一起绣着彝绣,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栩栩如生绣在布上。孙建生 摄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八百里凉山,人文荟萃,数千年风云,昂首西南。

这里原生态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文化魅力无与伦比。彝歌嘹亮,藏家舞狂,傈僳话火草,摩梭船悠悠。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州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凉山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充分挖掘凉山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切实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传承力。

非遗文化绚烂多彩

凉山地域广袤,文化多彩。截至目前,凉山拥有20项国家级、138项省级和341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项项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凉山从历史中走出,向新发展走近的成果。

彝族刺绣,是凉山灿若星河的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穿在身上的民族文化符号,更是彝族妇女用指尖艺术讲述着的古老历史和灿烂文明。一针一线间,也蕴含着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头戴银饰,环佩叮当。彝族人爱美,精美的银饰则是彝族人时尚的必备饰品。

在凉山,打银的声音日夜不息,与万物之声交汇在一起。千百年岁月,造就了彝族独特而精湛的制银技术。这是一门考验细心与耐心的艺术,一名优秀的银饰匠人不仅需要熟练的手工艺还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灵活的图案在匠人手中千变万化,这是机器代替不了的民间手工艺,各式各样的火纹、花鸟鱼虫纹都被赋予了手工的灵动。

一件看似普通的彝族漆器,按照传统制作流程,从生漆收割、胚胎挑选、胎体制作,到图文的绘制等需要50余道工序。匠人们拿起画笔,将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勾勒于器皿之上,最终成为一件件珍贵、独特的漆器作品。

“胎体白又细,绿釉美如玉。”如此溢美之词,描述的正是会理绿陶。因采用天然孔雀石配釉,经高温1260度氧化焰烧制后,呈宝石绿色而得名的会理绿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有着自身的传承谱系以及独特的绿釉配方与工艺流程,深受各界赞扬和珍爱,产品远销海外,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璀璨夺目,从“指尖艺术”的彝绣产品到精美精湛的彝族银饰,从色彩鲜明的彝族漆器到古朴大方的会理绿陶……在时光的长河里,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传,让非遗文化绽放新彩。

非遗之“花”“绽放”校园

近年来,为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凉山不断深入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走深走实,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提升莘莘学子的文化自信,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

2023年3月,“凉山薪火传承计划”启动仪式在西昌市绿荫学校举行。据了解,该计划由浙江省宜格慈善基金会、凉山州教育基金会、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布拖县薪火公益服务中心共同发起,旨在打造一批以非遗项目为主的优秀民族文化示范学校和班级,并有效复制推广示范经验,并计划在5年内将凉山14个民族的非遗文化开发成非遗进校园系列课程,并推广到100所学校开展非遗文化课堂,让民族文化在孩子们的手中薪火相传。

2023年11月,“非遗进校·薪火相传”2023年凉山州非遗进校园文艺展演活动在四川省彝文学校、凉山州民族干部学校拉开帷幕。其中,《千年古韵》作为原生态的民俗歌舞表演,以浓郁的彝族风情为依托,用器乐、说唱、歌舞等方式,将整场文艺演出推向高潮,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凉山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日,“非遗进校园”活动再次在普格县掀起校园学习热潮。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拉马莫什作在普格县民族初级中学为同学们教授彝语,并通过现场示范、手把手教学等形式,教同学们吹奏彝族乐器口弦。

普格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一方面,让孩子们认识非遗,感受普格传统文化魅力;另一方面,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民族文化,进而唤醒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让学校成为充满文化气息的育人场所。

通过短暂的学习,同学们对非遗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很喜欢彝语,学习彝语可以更好地了解彝族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初二(1)班学生石一格梦说道。

非遗走出发展新路

随着凉山不断挖掘“非遗”产品附加值,结合市场实际,积极探索出“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歌舞”等非遗传承创新模式和路径,“非遗+”逐渐成为凉山文旅新名片。

近日,越西县呷古彝寨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在呷古村,彝家女子会拿针就会刺绣。”村里负责人骄傲地说。村内彝族绣娘众多,她们身怀绣艺绝技,一针一线、一丝一缕中,带着真挚浓烈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绣娘们的精湛技艺,还能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彝绣作品。此外,该村打造的特色民宿也成为游客们的“新宠”。

古色古香的民宿内,带着彝族图案的刺绣画、抱枕、彝族漆器等小物品,都是当地彝族妇女手工制作而成。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美丽村景,还能体验彝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特色民俗。

如今,通过“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呷古村嬗变为景区,彝绣实现了从“指尖艺术”到“指尖经济”的蝶变。

近年来,德昌县也将傈僳族非物质文化元素与时尚元素相融合,研发出傈僳族火草布挎包、抱枕、凤凰书签等系列文创产品,并先后在成都国际非遗节、深圳全国文博会展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跑出了“加速度”。

通过举办四川省第十三届(冬季)乡村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积极策划文创产品展销平台。同时,通过举办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传承及文创实践活动培训班以及邀请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专家传经送宝等方式,帮助德昌县非遗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提技术。

下一步,德昌县将积极把握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有利契机,持续盘活特色民俗、地方传说、特色文艺等文化资源,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服务的文创产品,实现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从精美的彝绣产品到艳丽的彝族漆器,从古朴大方的会理绿陶到保存着历史印记的彝族建筑……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传,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散发绚丽的光芒。历岁月之更迭,传后世之瑰宝,极具生命力的非遗瑰宝焕发出了新的时代价值,细细述说着凉山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文脉。(记者 陈璇)


信息来源: 凉山州